智库书屋
金融服务从原来以服务一个客户、一家企业为主转向服务一个产业、一个生态。数字化正在深刻改变着资产的形态、财富的形态,改变着经济的逻辑、金融的逻辑。
■陆建强
想编《善本金融.中国特色金融发展新范式丛书》牛金财富,一直是笔者的心愿。而这个心愿的产生,或许是因为自己的经历。笔者从事市场行政监管工作有12年;后来到浙江省政府从事副秘书长工作,联系金融和国资口子;2018年调任财通证券(601108);2022年1月又从券商调任到商业银行。
也许正是因为从政府走向金融机构,才有了更多从国家战略、政府视角对金融的审视,有了对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创新的迫切性感受。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变局之下,各行各业都在全面而深刻地变化着。对于金融,笔者认为,面临的最大变局有两个方面。
一是金融定位站位的变局。到底如何看待金融?金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是怎样的角色定位?这不仅是当下我国金融最本质的问题,也是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关键所在。我们强调金融的政治性、人民性,就是强调社会主义金融的功能定位。显然,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对中国的金融发展进行全新定位,回归初心,把功能性放在更重要的位置,对金融机构来一场站位提升,全面重塑价值体系,是当下我国金融机构面临的最大变局。
二是数字化变局。数字化带来的金融变局将无比深刻而全面。数字化下的金融正在朝着链式生态金融迈进,这是一次伟大而深刻的变局。在笔者看来,随着数字文明时代的到来,我国金融必将从追随走向引领,也是在数字化大时代,我国才能真正变成金融强国。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面对金融发展的两大变局,近年来,我们开启了金融创新发展的实践探索。我们的创新紧紧围绕两大变局展开,更多地从社会价值视角重塑金融逻辑。我们把金融的功能性放在第一性的位置去推动金融转变,开展了一系列创新实践,并将这些实践提升为“善本金融”,就是想释放一个理念:金融不只是向善,更是要以善为本,从善(社会价值)出发。这其中至少有六个方面的创新探索牛金财富,到现在都有了比较好的实践效果。
一是首创并成功推动了金融顾问制度的落地。借鉴20世纪80年代企业法律顾问的做法,让金融专业人士走出金融机构,被赋予一个社会角色,走进企业、走进政府、走进社会,成为企业的金融全科家庭医生、政府的金融子弟兵、社会的反诈宣传员。让金融从以牌照为中心的专项服务转变为以客户为中心的综合服务,也让金融从业人员从牌照服务的营销人转变为提供金融专业服务的社会人。这一创新至今已有6年的实践,在浙江省内就有4500名金融人士拿到了金融顾问的资格,有116家政府的金融工作室,还有每年上千场的投资者教育和反诈宣传活动。全国有16个省市也在推广。
二是依托金融顾问制度,开展了县域综合金融生态建设工程。我们对一个县的金融需求进行全面梳理,与党委、政府共同组建金融综合生态建设领导小组,首次在临平下沉近80名金融顾问,金融顾问拿方案,党委、政府抓推进,围绕着政府平台的优化和健康运行、企业包括融资成本在内的运营成本的迭代下降、社会金融风险意识的全面提升三大任务,创新了一系列措施和工具,在一个县域里全面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了整个金融生态。这一创新目前形成了县域综合金融生态建设的临平3386模式。目前杭州市在全面推广,全国各地也有22个省、42个地市、74个县在推进。
三是把社会价值评价注入金融风险的管控中,创新了风险“善标”。对于金融风险的把握,我们在行业评估时首推了社会价值评价维度的风险把控模式,出台了“浙银善标”。“善标”主要从客户家庭评价、行业评价、所在地评价三个维度来确定口碑“善分”,对于“善分”高的用户加大服务力度,给予让利优惠政策,对于“善分”低的用户加大管控力度,限制甚至取消服务。目前这个标准已经运行一年多了,还在不断地深化。很多口碑不好的用户,已经慢慢退出了我们的服务客户之列。
四是创新金融工具,推动企业行善,创造性地开展了“善本信托”推进工程。
五是推出问责向善、员工向善,推出“幸福生活的践行者倡导者”文化品牌,以人文建设来构架行业生态。
六是积极推动并践行从社会价值维度全面重塑金融机构的价值评价体系。作为牌照机构依托的是国家资源,应该建立一套金融机构服务功能评价体系;作为投资主体依托的是股东投入,应该建立一套可持续性规模效益评价体系;作为风险管理机构,必须专业监管,应该建立一套风险评价体系。这三方面构架起一家金融机构的三大评价维度,在当前背景下,只有金融委员会主抓功能性价值评价体系,给予足够的权重,压缩盈利性权重,持之以恒地坚持几年,功能性第一位的金融机构才会成形,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才能全面开启。
上述六大方面的创新实践,我们总结成为“善本金融”的创新实践。实践时间虽不久,但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改变的发生,一条不同于西方金融的创新之路正在全面开启。
对于数字化变局,我们也积极创新,提出了加快建设“链式生态金融”的使命。所谓“链式生态金融”,是数字化时代正值高质量发展阶段,加上新发展格局,必然要求盘活存量内涵式发展代替外延式扩张,金融也必然从“当铺思维”走向算力思维,从抵押担保走向场景金融。金融服务从原来以服务一个客户、一家企业为主转向服务一个产业、一个生态。数字化正在深刻改变着资产的形态、财富的形态,改变着经济的逻辑、金融的逻辑。
上述创新实践,源自金融在大国兴起中的功能和作用,源自基层对金融服务的呼唤和要求。把创新实践的做法编成一套丛书,是抛砖引玉。希望有更多的金融有识之士参与这套丛书的编撰中,把各方面的实践创新点滴汇聚起来,共同努力,开创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争取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不辜负于这个伟大的时代。
(作者系浙商银行(601916)党委书记、董事长)牛金财富
全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